2017 UX workshop at Knockknow.
日期:2017.01.03(Tue) 19:00-22:00
地點: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131號7F, TPQC臺灣文創訓練中心 754室
費用:NT. 500/人
講師:Shandy Tsai
參加者:Gai Gai, Yuki
千里迢迢從淡水坐到松江南京站,進行老闆出錢的自主員工訓練。
近幾年 UX 的觀念不斷在被推行,甚至漸漸的成為一個顯學,任何行業、甚任何日常生活行為中,擁有 UX 的觀念將會使一切簡單許多。
但台灣還是停留在 UI/UX 搞一起的時代。筆者其實一點也不意外,台灣設計的就業環境已經不友善,更別提設計師至少還看得到產出, UX 這種當下看不見的東西會被重視到哪裡去呢?
講師 Shandy 是美國 Internet Brands 的 UX designer ,有過許多工作經驗和競賽經驗,利用聖誕假期回台度假的空檔開課分享。
一開始是一小段關於 UX 的 lecture ,然後是案例及經驗分享。其中她提到:假設我們都懂了 UX ,那麼下一步呢?我們怎麼知道我們辛苦設計的使用者經驗是不是真的有效?
所以我們需要設定 criteria ,設法把這個使用者經驗,轉化成可以量化的數據。
以上圖的概念,「建立」、「測量」並且「從測量中學習」,圍繞著使用者反覆驗證,最終達到使用者經驗的實質提升。
Shandy 舉了 Facebook 從一個 like 增加到六個 emotion 的過程,也說明了為什麼 Facebook 始終沒有 dislike 可以按。原因在於,他們發現使用者不是真的需要 dislike ,而是只有一個 like 太少了。使用者有時候對一則貼文會有不同的心情,只是這個心情可能是 "cool!" 、 "wow!" 或是 "too bad" 這類簡短到使用者不想打字去回應的。只是如果,儘管使用者覺得留這個言沒有意義,但卻又想表達這樣的簡短心情呢?
Facebook開始觀察對於不同類型貼文,使用者的留言傾向。反覆調整測試,最終決定了包含本來like在內的六個表情符號。
題外話,說實在當筆者自己在使用 facebook 的時候,並不常使用這些後來添加的表情符號。稍微觀察了自己歷來的貼文, like 的比例遠高於其他 emotion 的加總。所以對於筆者,或者筆者的朋友圈,這個功能都不是讓我們太過著墨的。但是誰知道呢?也許另一個同溫層,乃至於其他的國家不同的文化風氣下,也許是很盛行的也說不定。
這就是筆者認為 UX 不容易做、很有趣的地方。不大可能滿足所有的人,除非是神; UX 設計師是嘗試做神的事情的一群人然後還不受台灣老闆重視。
Lecture 結束之後開始進行UX的題目試做。因為這次與會的夥伴都是透過 Knockknow 的入口網站進行報名,所以本次的題目便是針對該網站去找出問題點,進而提升使用者經驗。
Shandy 帶領我們進行以下(概略的)的流程:
User journey map → problem statement → solution developing → presentation
User journey map:
使用者完成一件事的過程。我們回想自己從發現課程、註冊網站然後報名上課的過程,把每個步驟各寫在一個便利貼上面,並且註記這個步驟有什麼明顯的優缺點,然後貼上如下的這張紙:
橫軸是時間軸,我們將每個步驟依照時序排列;縱軸是感受,我們回想在進行這個步驟的時候心中的感覺(覺得這個步驟貼心?還是造成不便?)。這個階段結束後,我們大致可以發現這個網站對於使用者來說,有哪些問題值得改進、又有哪些優點值得保持或者再提升。
Problem statement:
上個步驟結束後,我們得到了許多問題點。在這個步驟裡,我們每個人手上有標籤貼紙,每個人對自己覺得最需要改進的問題投票,最後找出最多票的問題進行解決。找到目標問題後, Shandy 給了一個句型,要參與者把句子完成填空,去塑造一個 persona 。
As...(type of user)
I want...(goal)
So that...(reason)
雖說筆者對於UX資歷甚淺,但我觀察現場的與會者在造句這個步驟進行的時候都顯得掙扎。筆者認為這個流程不適合太複雜的行為,但今天設定的情境是「從發現課程到報名完成」,其中使用網站的行為包含太多步驟了,我們很難定義一個單一的 goal 。
solution developing:
我們開始針對設定的問題,進行 rough sketch 。這階段又細分了三個階段進行,
第一階段是針對問題畫八個解法,用非常 rough 的手法去表達想法,很醜也沒關係。每一格限時 30 秒,在極短的時間內逼出自己最直覺的想法。
第二階段是把第一階段的 8 個 sketch 濃縮至 1 至 3 個,然後再進行投票,選出濃縮後的若干解法中,大家中意的那些。
第三階段是把最後選出的結果畫得更詳細,而後進行 presentation。
跑完這些流程、並聽完其他組的分享後,的確是發展出了很多不同的想法。比較可惜的地方是,因為報名的當下 Knockknow 以 facebook 直接登入的功能沒有弄好,很多參與者 fail 在這一步,以致於在今次的 workshop 有太多的參與者聚焦在這一個點,去想了各種方便登入的方式。筆者覺得若 facebook 直接登入的功能正常的情況下,登入對我來說並沒有造成太大的不便,所以除了登入問題以外,應該要花更多心思去探討其他的面向去做提升才是。
今次的主題,筆者覺得比較像是 redesign 。針對既有的流程去做改善,所以往往陷入一個盲點就是:是不是不該打壞原有的架構?目前為止筆者參與到有關 UX 的案子,都是從零開始的,而「從無到有」的過程,比起「從有到很有」的過程總是來得有挑戰性一點,所以我認為如果 workshop 的題目可以這樣設定,也許會比較有挑戰性,也可能是參與者真正需要的(畢竟很多參與者來自於新創公司)。但相對的也比較花時間,畢竟一個是解決現有問題,一個是定義新的問題。這也是筆者認為稍微可惜的一點,就是 workshop 的時間稍短,很多流程都是在趕時間的狀況下進行,因此漏掉一些值得討論的點。所以未來選擇 workshop ,筆者比較偏向選擇時間較長的參加;不但可以有較完整的體認,也可以跟與會的陌生朋友有較深的認識,未來交流或合作的機會也會更大。
但是以上的感想,完全是筆者觀點。在場也有參與者是對UX認識很有限,目的只是想體驗,對於這些人來說,這會是一個很棒的 workshop 。對於筆者而言,這也是一個不錯的經驗。走過一次 UX 的流程,就像是對於 UX 進行一次重點整理,並且吸收了點新東西。畢竟筆者認為, UX developing 沒有一個既定的 SOP 或者解法,我們遵循並了解一些原則,剩下的就是關於一個人、乃至於一個團隊的做事習慣了。
所以,多參加 workshop 絕對不是什麼壞事的。雖然淡水離市區真的很遠就是了。